图为:搭建
图为:粉刷墙壁
图为:画壁画
图为:摘菜
图为:做饭
图为:做面食
图为:合影
孟夏五月,龙潭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迎来首场教育实践盛会。5月27日,全区19所中小学3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,以"劳动为笔、实践为墨",开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交融的创新篇章。
启动仪式上,吉林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校外科科长于建锋、龙潭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等教育界嘉宾亲临现场指导,学生代表杜恰同发起劳动倡议。随着象征希望的种子被赠予各校,龙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宣布"手植希望 共绘童心"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开始,这些饱含期许的“劳动之种”,将在校园与学生的心田同步萌芽。
活动聚焦三大实践维度:
【绘·节气之美】
师生联袂创作"二十四节气"主题墙体彩绘,立春的柳芽破土、夏至的蝉鸣林间、秋分的麦浪翻涌……跃然墙面。稚嫩笔触勾勒出时序流转中的劳动智慧,百米彩绘长卷成为鲜活的传统文化课堂。
【竞·劳动之技】
"学段分层"劳动竞技点燃战火:中学组在外墙粉刷、建筑施工中展现工匠精神,烟火升腾的灶台见证团队协作;小学组帐篷搭建如行云流水,面粉飞扬的包饺子赛场,手法娴熟如“小厨师”,揉面、擀皮、包饺子一气呵成。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,"自己动手"的成就感化作最生动的教育注脚。
【耕·希望之种】
百名学生深入农耕区,铁锹翻土、播种育苗的身影与木工坊的敲击声交织成曲。采摘园内竹篮渐满,孩子们在"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"的实践中,汲取土地馈赠的精神养分。
活动通过"竞赛+实践"双轨模式,评选出墙体彩绘、劳动技能等专项优胜团队。龙潭区教育局表示,将持续完善"五育融合"评价体系,拓展基地农耕体验、传统工艺等实践模块,让劳动教育从"活动体验"升华为"成长必修课"。
当最后一粒种子埋入土壤,这场沉浸式劳动教育已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深根。这里播种的不仅是植物种子,更是对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,是对"劳动创造幸福"的价值体认。在新时代教育沃土上,这些破土而出的劳动精神,终将绽放出绚丽的成长之花。
来源:龙潭区教育局
初审:王伟华
复审:张帅
终审:纪汉威